高贵三潭景区位于广水市区北35公里,鄂豫两省交汇处,面积52平方公里,景区主要有三潭瀑布、小三潭瀑布、大贵山、小贵山、杨公岭、青檀林等多处自然景观,有雄关古道平靖关、烽火台、纪念明朝忠烈杨涟的杨公岭等关寨文化和抗战文化的人文景观。景区1985年6月正式营业,1991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,1997年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。
十堰丹江口市武当大明峰景区
武当大明峰景区位于十堰丹江口市官山镇,海拔1316米,面积39平方公里,累计投入8亿余元,建成了玉顶玉殿、悬空栈道、龙坊石雕观景台、一线天、南天门、烈士陵园党建团建基地等景点,打造了飞拉达(攀岩)、天空玻璃桥、悬崖秋千、高空滑索、玻璃水滑、步步惊心、丛林穿越等娱乐体验项目,先后获评“湖北省旅游摄影创作基地”“湖北省旅游名村”(景区所在地骆马沟村)等。
荆州园博园
荆州园博园位于荆州市纪南文旅区,是第二届湖北省园博会举办地,园区占地面积1.03平方公里,分布45个展园,以楚文化为核心,由楚礼、楚艺、楚韵、楚耘、楚苑、楚风6个片区组成。景区中心楚风片区的中国楚文化博物馆以楚国八百年为轴线,通过声光电技术,从政治、经济、精神等多角度呈现楚文化千年历程。同时,景区还通过举办展园主题日、荆楚文化博览、新春灯会、草坪音乐节、国风文创集市、楚宫乐舞、荆楚粉画非遗展、花车巡游大狂欢等活动,增强景区的吸引力。
梁子岛生态旅游区
梁子岛生态旅游区位于鄂州市梁子湖区梁子镇,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,结合当地特色文化,打造了点将台、母子像、湘鄂赣军区司令部、朝阳园、关羽拴马桩、魁星楼、抗日炮楼、英雄纪念碑等代表性人文景点,景区于2004年被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。2021年列入全省服务业“五个一百工程”重点建设计划,2022年列入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,也是鄂州市和湖北文旅集团“十四五”重点支撑项目。
荆门市极客公园
极客公园位于荆门市漳河新区爱飞客大道与漳河大道交汇处,是湖北首个航空主题公园。公园围绕航空文化特色、整合“海陆空”资源,设计布局航空文化展示带、滨水休闲景观带、静态飞机展示区、航空VR科技体验区、航空军事体验互动区、航空体育赛事区、航空研学拓展区,打造了幻境球幕影院、三栖模型基地、飞行营地、水上乐园、卡丁车等体验项目,先后获评“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”“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”“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”“湖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”等荣誉,是荆门市的文旅名片。
孝感市应城国家矿山公园·爱漫文旅小镇
孝感市应城国家矿山公园·爱漫文旅小镇位于应城市西部旅游区,规划面积1.3平方公里,依托应城独有的膏、盐、温泉资源和膏盐文化,打造了应城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、爱漫温泉馆、爱漫马场、爱漫别院、爱漫生活馆、爱漫营地、爱漫生态农园等文旅项目,形成了以应城膏盐文化为依托,以爱漫文化为主题,集膏盐科普研学、温泉康养休闲、马场运动休闲、花海田园游乐和爱漫生活度假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型景区。
十堰市郧阳区汉江绿谷生态旅游区
十堰市郧阳区汉江绿谷生态旅游区位于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青龙村,总面积6.9平方公里,打造了以花园别墅、草原蒙古风情、星空帐篷为特色的3个主题庄园、5000亩百草园、1000余亩水上花海、3100多亩观光草原,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,开设了垂钓港、烧烤基地、露营基地、国防研学教育基地等休闲体验区,设置了卡丁车、高空秋千、水上游乐等20余项游乐项目。
湖北杏福园旅游区
湖北杏福园旅游区位于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,规划面积6.7平方公里,是一处以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为基础,以台湾精致花卉宠物区、七迹湖度假慢生活区、湖乡亲水运动区和台湾休闲瓜果采摘区为主要功能区的旅游区。打造了科普馆、兰花馆、草花馆、立体栽培馆、共享厨房、风筝草原、粉红沙滩、植物迷宫、亲水乐园等旅游设施。有“杏福果物”“杏福年年”“杏福心田”“杏福乐活家”等多个注册商标,具有较高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。
综合 | 湖北文旅之声、湖北日报
福建龙文对台交流“一文一武”两展馆开馆******
中新网漳州2月3日电 (廖珍妹)“我生长在台湾,从小到大接触到的无不是中华传统文化。”3日上午,参观完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举办的“漳州市‘科举制度在台湾——台湾进士专题展’县区巡展第一站龙文站”和“龙文武术‘迁台记忆’物品归集展”两个对台交流展览后,台胞蒋彩琳表示,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两岸一家亲、同根同源。
蒋彩琳介绍,她“登陆”多年,近几年来到漳州,目前在陆家嘴国泰人寿漳州营销服务部担任顾问。蒋彩琳表示,“一文一武”两个展览内容丰富、生动形象,她和观展的台胞们更加了解两岸文化传承融合情况,有利于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。
据悉,此次活动由漳州市文旅局、漳州市台联、龙文区委台港澳办、龙文区台联主办。通过“一文一武”两个活动,展现两岸文化同根同源,促进两岸文化融合。其中,“科举制度在台湾——台湾进士专题展”,展示科举制度在台湾的设立和发展等,通过史料和图片再现“台湾进士”这一群体的风采和成就。“龙文武术‘迁台记忆’物品归集展”,则展示了从“迁台记忆”征集活动中征集而来的近百件两岸武术交流相关物品。
“清朝时期台湾共产生了33位文进士。”漳州市台联会长、台盟漳州市委会主委方丽云在“‘科举制度在台湾——台湾进士专题展’县区巡展第一站龙文站”开馆仪式上致辞时介绍,漳州是台湾主流文化的主要影响源,漳州人是中华文化进入台湾的主要传播者。据不完全统计,台湾进士中不少有在漳州求学和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,在漳州府学注册考取文举人的台湾学子有20人。
在“龙文武术‘迁台记忆’物品归集展”开馆仪式上,龙文区委常委,统战部部长黄庆云表示,作为漳州传统“武术之乡”的龙文区始终秉持“两岸一家亲”理念,以武会友促交流,以武为媒谋发展,未来将续写两岸“武缘”结“人缘”的动人篇章。
据介绍,龙文区传统武术文化历史悠久,民间习武成风。据《龙文区志》记载,从1974年开始,就有台胞回龙文区寻根谒祖,与大陆开展武术交流活动。其中,已连续举办14届的“海峡两岸中华武术大家练”活动,已成为漳台交流的特色文化品牌,受到两岸同胞的喜爱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彩神x地图 |